Quantcast
Channel: 國立中央大學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RSS訂閱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082

泛星計畫小行星搜尋 我高中生表現亮眼

$
0
0

 這群追星青少年沒有手握相機,在機場等待偶像出現。他們的相機在夏威夷的高山上,配備最先進的望遠鏡,利用程式分析影像,這些追星族在電腦螢幕前等待,試圖捕捉微弱的移動光點,成為看到這些天體的第一人。

 這次的搜尋小行星活動由「國際天文搜尋聯盟」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IASC) 主辦,從三月十五日到四月十九日,參與學校來自七個國家共四十所學校,包括我國、巴西、保加利亞、德國、波蘭、葡萄牙,以及美國。這是我國高中生第三次參加這個活動,參與學校包括羅東高中、北一女中、彰化高中、惠文高中,以及國立大里高中。

 活動期間泛星計畫每星期釋放出尚未經過科學家分析的影像,學生利用軟體找出移動天體,要是不在國際小行星中心已知天體的資料庫中,便算初步發現。初步找到的疑似小行星若經過後續觀測,驗證其軌道,便能取得暫時編號。此次全球共有四十所高中與大學參與活動,其中卅所取得至少一顆暫時編號,我國五所高中皆有斬獲。在總共五十九顆暫時編號的小行星當中,有十六顆是我們的貢獻。其中羅東高中獲得五顆暫時編號,彰化高中與北一女中則各獲得四顆,表現令人激賞。

 IASC安排每個學校與另外一所其他國家的學校配對,給予相同影像。臺灣時間每個星期日晚上影像公布後,一方面自己學校的隊友彼此需要分工協調,以取得最佳結果,另方面與國外學校競爭。「這比體育競賽還嚴苛,因為只有第一名才是發現。」中央大學教授陳文屏說,他是臺灣參與泛星計畫的共同主持人,協助聯絡我國高中參加這次小行星搜尋活動。

 參與這次活動的五所高中於活動期間,四月八日在北一女中聚集交流心得,各校學生上台報告所遇到的困難,並且毫不藏私分享「小撇步」。學生說之前家裡電腦用來打文書、上網覺得還可以,但是跑分析程式才發現速度非常慢,直到家裡換了電腦,才順利進行運算,體會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北一女中金若蘭老師認為:「高中時的啟發往往在一生中發揮重要影響力,課堂以外的刺激更是學習的原動力。」國立大里高中林士超老師覺得「學生藉由國際交流的學習過程,除了瞭解課本以外的知識,也體會彼此的能力差異與時間協調,獲益良多。」第一次參加活動的羅東高中表現突出,擔任指導的蘇敬怡老師跟學生一起感受發現的樂趣:「我清楚記得大家發現第一顆移動星體的激動!」惠文高中吳秉勳老師與彰化高中游大立老師推崇在活動中學生從一開始不習慣使用英文,電腦軟體介面也不熟悉,到後來享受研究成果的學習過程。各校異口同聲表達下次還要參加類似活動。

 太空中存在大量小行星,它們是形成太陽、行星與衛星之後剩下的小天體,遊走在廣大太空中,不時與地球相碰撞,小如細沙者劃過夜空,留下讓人驚嘆的流星痕跡,軌道在地球附近的小行星,若是體積比較大,便可能威脅到地球,甚至危害人類文明。泛星計畫 (Pan-STARRS) 使用口徑1.8公尺的望遠鏡,位於美國夏威夷,配備最先進的電子相機,以高效率每個月巡視天空數次,以指認亮度改變的天體(例如恆星死亡爆發的超新星),或位置改變的天體(例如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因為儀器靈敏,泛星計畫可以偵測到數億公里外,大小只有一公里的小行星,相當於一般高中校園大小。

泛星計畫台灣研究團隊計畫主持人:國立中大學天文所陳文屏教授
參與台灣高中師生
羅東高中:
帶隊:蘇敬怡老師
參與學生: 李哲行、魏書亞、俞明廷、蘇之彧、莊人瑀、何中楷

國立大里高中:帶隊:林士超 老師
參與學生:洪薏雯、梁湘羚、靜宜漢得遜、林士傑、賴佑翔、白植帆、李詠峻、陳紀良、張朝鈞、范揚明

北一女中:帶隊:金若蘭老師
參與學生:洪念芳、黃于瑄、柯嘉琳、逄芯品、賴敏甄、吳映蓁

彰化高中:帶隊:游大立老師
參與學生:謝孟邑、粘祐誠、莊承憲

惠文高中:帶隊老師:吳秉勳 老師
參與學生: 陳郁旻、王靖瑜、洪誌謙、陳光威、劉冀、龔郁茹、王馨誼、夏子惟、廖苡軒、黃柏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08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