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造成泰國大水、糧食危機,這些都成為「2011東南亞地區衛星遙測基礎人才培訓」熱門討論的話題。來自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及尼泊爾等五個國家、二十六位年輕科學家,一連九天齊聚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希望透過衛星遙測技術交流,喚起人們對全球暖化、環境變遷的重視,尋找人類永續生存的明天。
前陣子泰國豪雨狂下,造成五十年來最大水患,大水一個月遲遲不退,不但救災困難,損失更難以估算。來自泰國的年輕科學家,面臨國家有難,格外想透過先進科技來尋求解決之道。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陳繼藩教授表示,透過衛星影像技術,地表影像可以一覽無遺,了解哪些地區淹水,哪些路可以通行,幫助救難人員在第一時間救災,並協助未來國土規劃,這正是科技防災的重要性。
由國科會國際合作處和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共同舉辦「2011東南亞地區衛星遙測基礎人才培訓營」從11月24日至12月2日一連九天在中央大學舉行,響應世界科聯(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ce Union, ICSU)推動全世界科學研究培養各國基礎人才,並執行國科會東南亞科技外交計畫,中央大學於94年度開始舉辦第一屆,今年已邁入堂堂邁入第七年,已培訓上百位東南亞年輕科學家,成功拓展我國的科技外交。
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陳繼藩教授表示,今年的重點強調遙測科技在農業方面的應用。東南亞各國都是稻米的生產、輸出大國,但近年來因全球暖化、氣候異常,造成收成減少,引發糧食危機。遙測科技可扮演重要角色,透過衛星影像,可掌握稻米的栽種面積,再配合當地地面搜集的資料,即可進行模式運算,估算出產量,提供糧食危機作預警機制。
陳繼藩教授說,台灣的福衛二號衛星影像及實際應用,在亞洲具領先優勢,長期以來一直是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取經」的重要對象。今年不但報名的人數創新高,同時邀請到韓國遙測學會理事長李奎成教授(Prof. Kyu-Sung Lee)、日本推廣科學協會駐曼谷中心主任暨東京大學竹內涉教授(Prof. Wataru Takeuchi)、日本千葉大學建石隆太郎教授Prof. Ryutaro Tateishi來台專題演講,讓學員獲益良多,對於遙測科技在亞洲之推廣有莫大助益。
文/陳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