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魯道夫‧馬可斯(Prof. Rudolph A. Marcus)應「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溫世仁卓越學術講座」之邀請,11月16日蒞臨中央大學專題演講並為諾貝爾之椅揭牌,受到師生熱烈歡迎。馬可斯教授鼓勵學生要勇於提問,他獲得諾貝爾桂冠殊榮,正來自一位學子的提問激盪,要用熱情去探索未知。
為培養師生具關懷人文、熱愛知識及實踐卓越的學術精神和風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與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共同設置「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溫世仁卓越學術講座」,96年設置以來,已邀請13位諾貝爾獎得主及1位法國國家科學院院長來台,共舉辦35場演講。
馬可斯理論的創始者
中央大學化學系王家麟表示,馬可斯教授為一理論化學家,榮獲1992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創立和發展電子轉移反應理論(Marcus理論)上的卓越成就。另一為化學界熟知的動力學理論RRKM理論亦經由馬可斯教授之推演而得以完備,能夠成功的解釋氣相中單原子反應的動力學行為。
身為一理論科學家,馬可斯教授認為,近半個世紀以來,因科技的發達,許多研究可以透過高速計算,快速得到答案,但相對地卻不易觀察到的新現象,亦或發掘出新的科學議題。他從事理論科學的基礎,來自過去豐富的實驗經驗,雖然獲獎的論文只寫了一個月,但卻是長時間累積的成果。
他所推導的馬可斯理論,講述電子轉移反應,方程式非常簡潔明瞭,截至目前為止,仍是這個領域許多教科書和化學課程的標準模型。馬可斯教授認為,簡潔的方程式,才有助於其他研究者了解,廣泛地應用其他領域。如液相中的電子轉移、蛋白質與其他生物系統、電化學、光合成和其他太陽能的轉換、化學發光現象等。
基礎研究的重要性
馬可斯教授也提出了另一值得社會大眾深思的議題:在過去(或許在歐美)富裕的時代,國家預算允許純粹為對滿足人類的好奇而給予科學家研究經費,然而近幾十年來這樣的寬容度發生了改變,研究經費逐漸趨向於支持對社會民生問題能夠直接應用的科研題目,尤其是當國家經濟緊縮時更為明顯。這固然能夠理解,但他提醒不要忘記過去很多單純的科學發現奠定了後來發展出對人類物質文明提升的重要發明,以此提醒我們不要忽視基礎研究的價值。
多年的教學與研究使他對於教書與研究這兩項工作有感觸,認為彼此應是相互為用的,教學有助於釐清思考,因為假使自己對主題的了解不夠透徹,就無法清楚的為學生解惑;而教學過程中最讓人有成就感的就是感受到學生吸收新知後被激發出的熱情與創意。在和學生互動的過程不僅能幫助自己對主題有更深的了解,也往往引發了新的教學題材,教學相長的結果能讓雙方都能夠有所啟迪與收穫。
文/秘書室新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