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為了表彰李國鼎先生對台灣的重大貢獻,因此特別選在李國鼎先生101歲(1910年1月28日出生)冥誕前夕,在李國鼎故居對外宣布李國鼎小行星命名通過的消息。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在2008年10月23日所發現的編號239611號小行星,於去年底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CSBN)通過命名為「Likwohting」(李國鼎)。
26日在李國鼎故居舉辦的李國鼎小行星命名通過記者會,李國鼎知識促進會理事長王昭明、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楊世緘、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李國鼎先生公子李永昌連袂出席此盛會。
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表示,大多數人的貢獻,會隨著時光消逝;只有極少數人的貢獻,會隨著時光而更見璀璨。雖然李國鼎先生已經離開我們,但是他似乎仍然還在我們身邊,在許多方面影響了台灣整體發展的記憶與經驗。李國鼎先生對於我國科技工業的發展貢獻卓著,並博得「科技教父」的美譽。從動員抗戰到勝利復員,從大陸到台灣,從工業建設到財經建樹,從尖端科技到人文精神,李國鼎先生一生致力於推動國家的現代化,締造安和樂利的社會。
九十一歲高齡的前行政院秘書長王昭明,儘管二度中風,依然精神奕奕出席這場命名記者會。他說自己一生跟隨李國鼎先生,從民國四十二年開始,已接近一甲子,國鼎先生做事的精神和方法,最令人感佩。
前經濟部工業局長、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楊世緘說,國鼎先生隨時隨地心中都有未來發展的藍圖,他的遠見,可能和他喜歡天文有關。他說,國鼎先生經常廣納許多歸國學人建言,以致他能掌握世界脈動,為國家效力。
中央大學天文所所長周翊指出,李國鼎小行星繞太陽一周約3.48年,最接近太陽時約3.4億公里,離太陽最遠時約3.5億公里。發現時位置在金牛座,目前位於人馬座,大小估計約2公里。
李國鼎先生 喜愛天文學
對於台灣經濟、科技貢獻卓著的李國鼎先生,在中央大學物理系就讀時,就非常喜歡天文學。當時張鈺哲副教授剛從美國芝加哥大學學成歸來,他於1928年在美國葉凱士天文臺(Yerkes Observatory)作小行星和彗星觀測時,發現了一顆新的小行星(國際編號1125),並以「中華 (China)」命名。從事天文物理研究的張鈺哲人品及治學態度和方法,對李國鼎先生影響很大。
1930年,李國鼎大四時,撰寫了他的第一篇論文--〈太陽運動之絕頂〉,經張鈺哲的指導與推薦,在中國天文學會出版的第七期年報上發表,主要探討太陽等天體運動的速度、方向及相互間距離關係。
1931年秋,李國鼎受聘任教於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現為南京大學)。不久,在張鈺哲和呂大元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天文學會。1934年他還在《科學世界》發表了〈天南地北話恆星〉的文章,介紹星座的定義、大小、亮度、年齡和數目等等,對天上的星星做了科學性的詮釋。
李國鼎在中國天文學會的期刊《宇宙》(主編是張鈺哲)上發表了四篇文章,其中〈宇宙間能源之新學說〉(上、下)是在金女大執教時發表的。而他留學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時,為了鼓勵國內有志留學者報考天文科,也在該刊物上為文介紹〈英國劍橋大學之天文設備〉。
1941年9月21日,有一條長達4,000公里的日全食帶經過新疆伊犁、青海、甘肅、陝西、湖北、福建、浙江至臺灣。李國鼎在時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長張鈺哲的支持和斡旋下,前往甘肅省臨洮參加西北日全食觀測隊。1941年10月2日中國天文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宣讀了10篇日全食觀測論文,張鈺哲與李國鼎合寫了〈民國30年9月21日日全食之日冕全亮度〉文章,後來也發表在《宇宙》,文章討論了日食的亮度,並比較了平常日、月亮度的差異。自西北考察之後,李國鼎在昆明鳳凰山天文台擔任技正,工作了幾個月。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成果卓著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中大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表示,台灣的天文研究非常蓬勃,中大很榮幸也參與其中。中大天文所極力投入可見光及紅外線天文研究,是為了讓國內年輕學者有機會參與一流研究工作,並和國際頂尖團隊接軌,歷年來積極培育人才投入大型架構建設,中大鹿林天文台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中央大學天文所所長周翊表示,本校鹿林天文台利用有限的經費,在95年3月開始的「鹿林巡天計畫(Lulin Sky Survey, LUSS)」,有計畫性觀測小行星,總計發現約800顆小行星、1 顆近地小行星及1顆彗星,對於小型望遠鏡的觀測而言,可以說是成效卓著。其中已有約20顆小行星獲得永久命名。
文/古明芳
↧
「李國鼎小行星」躍上天際 普照世人
↧